更新时间:2022.05.23
盗窃枪支罪的认定标准: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 3、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4、客观方面存在盗窃枪支的行为。
赃物就是指违法犯罪分子违法犯罪所得的一切财物。 赃物具有两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具有证据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属性。 赃款赃物与案件真实情况的发生、发展有着客观内在的联系,因而对案件具有证据价值;同时,赃款赃物也具有民法上物的特征,即人们能
盗窃罪次数的认定为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 盗窃的数额,按照下列方法认定如下: 1、被盗财物有有效价格证明的,根据有效价格证明认定;无有效价格证明,或者根据价格证明认定盗窃数额明显不合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估价机构估价
盗窃数额认定标准为: 1、个人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 2、个人盗窃他人财物“数额巨大”,以30000元至100000元为起点; 3、个人盗窃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以300000元至500000元为起点
盗窃罪数额的认定标准: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为数额较大; 2、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3、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着手实施犯罪,但是因为犯罪分子个人之外的原因而没有完成犯罪,是犯罪未遂。共同犯罪是指2个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同时法律规定共同犯罪中一人是属于既遂,那么整个故意犯罪的人都是既遂。因此在共同犯罪中想要未遂的话,是需要
在盗窃犯罪案件中,盗窃未遂的情形不以犯罪论处,但是如果情节严重的未遂,则应当以犯罪论处。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判断标准:采取控制说(失控说),失控,并不意味着被害人能找回被盗窃物,只要被害人当时失去了对财物的实际控制,就认为已经失控。即被害人通
盗窃罪的认定标准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
主观上有帮助他人盗窃财物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帮助他人盗窃的行为,为其他共同犯罪人完成盗窃犯罪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应当认定为共同盗窃犯罪的从犯。
在认定本罪和非罪的问题上,对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为的、因受灾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物的、或者被胁迫参加盗窃活动没有分赃或分赃甚微的,可不作盗窃罪处理,必要时,可由主管机关予以适当处罚。 把偷窃自己家属或近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加以区
我国刑法中并没有盗窃光缆罪这个罪名。盗窃光缆一般以盗窃罪来定罪。盗窃罪认定如下: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达到数额较大标准的、多次盗窃的、入户盗窃的、携带凶器盗窃的以及扒窃的,即构成盗窃罪,也就是盗窃犯罪既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