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1
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可以写明双方法律责任主体的身份、工商信息;补偿款金额、各项补偿内容、支付时间、支付方式;安置房屋的面积、具体位置;违约责任、履行程序的约定。
安置协议是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为明确房屋拆迁补偿安置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主要内容: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
无效人口签订的拆迁安置协议无效。合同协议成立的条件: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有下列特征: 1.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的法律行为。协议关系主要有房屋拆迁双方当事人参加,仅有一方当事人,协议关系便不能成立。 2.房屋拆迁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3.协议必须是房屋拆迁双方的合法行为。所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内容有: 1、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金额及其支付期限; 2、安置用房面积、标准和地点; 3、产权调换房屋的差价支付方式和期限; 4、搬迁期限、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 5、搬迁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或停产停业损失费发放标
合同无效的原因是,合同是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或者合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订立的等原因。
征地补偿安置协调制度是一项专门一项专门针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设立的纠纷解决制度针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设立的纠纷解决制度。协调裁决的范围是,对被征地农民与实施征地的市、县政府在补偿安置方面的争议。
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 1、合同的当事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订立的合同; 3、合同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等。
征地补偿安置协调制度是一项专门针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设立的纠纷解决制度。协调裁决的范围是对被征地农民与实施征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在补偿安置方面的争议。
安置协议有效期以协议约定为准。如果没有约定,安置协议生效后即一直具有法律效力。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
征地补偿安置协调制度是对被征地农民与实施征地的市、县政府在补偿安置方面争议的纠纷解决制度。协调以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省级人民政府有关政策为依据,对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合法性审查,兼顾合理性审查。
无效合同就是从合同订立时起,就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或者说不受法律保护的合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定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损害社会公
无效人口签订的拆迁安置协议无效。合同协议成立的条件如下: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必须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因无效人口所签协议不符合合同成立的条件,故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