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11
事实婚姻,指的是没有配偶的男女,未进行结婚登记,便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两性结合。1994年2月1日之前,同居时符合结婚的实质条件,承认事实婚姻关系,法律予以保护;但在1994年2月1日以后没有办理婚姻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
事实婚姻不等于合法的婚姻。事实婚姻的构成需要以下要素: 1、男女同居; 2、同居以夫妻名义进行; 3、双方同居时,已经具备了结婚的实质性要求。 所谓婚姻的实质性要求,是男女双方建立夫妻关系所必需的条件,包括: 1、双方均达到法定婚龄; 2、
最新《民法典》婚姻继承编规定事实婚姻财产的分配方式: 1、在事实婚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一般按共有财产处理; 2、在事实婚姻期间,双方各自继承和受赠的财产,一般按个人财产对待;为共同生产、生活形成的债权、债务,按共同债权、债
事实婚姻是一种婚姻关系存在的方式,广义指男女双方在主观上具有永久生活的目的,在客观上具有未经结婚登记机关登记,未领取结婚证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事实。狭义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
婚姻诈骗罪的认定是以借婚姻索取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并构成犯罪的行为。诈骗犯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
具体来说,骗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1、时间上,借婚骗钱的主观故意发生在结婚前; 2、在行为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被害人信任。行为人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产后,将财产用于个人挥霍; 3、骗取的财产属于一方婚前财产或与被害人有关的其他
关于共同犯罪的认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
遗弃罪在主观上为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犯罪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侵犯的客体
重婚罪的认定是: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在主观方
法律规定确认婚姻无效必须同时具备必须已经办理结婚登记、具有婚姻无效的法定事由。宣告婚姻无效,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申请,依法认定并宣告已经缔结的婚姻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宣告婚姻无效,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并依照法律规定的
民法典生效后,婚姻法随之失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