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7
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前罪是特殊主体;后罪是一般主体。目的不同,前罪是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后罪是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执行职务。侵害对象不同,后罪侵害的对象范围更广。客体不同,前罪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后罪是国家机关的公务
袭警涉嫌构成妨碍公务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取得谅解书可能会从轻处罚。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
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有以下不同:目的不同,前罪是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后罪是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执行职务。主体不同,前罪是特殊主体;后罪是一般主体。侵害对象不同,后罪侵害的对象范围更广。客体不同,前罪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后罪是国家机关的公务
妨害公务与阻碍执行职务的区别: 1、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首先在行为指向上,前者的行为指向往往具有特定性,即是某个具体的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后者的行为指向则是整个国家政权。 2、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
阻碍执行职务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阻碍执行职务罪,是指军职人员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量刑标准: 1、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规定处罚。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
妨害公务罪,又可以称之为“阻碍执行公务罪”。指的是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而其主要特征是: (1)它的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是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2)还有
是指使用暴力、威胁手段妨碍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人大代表执行相关职务;或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妨碍红十会人员履行职务;或有意妨碍国安、公安机关执行相关工作任务,虽然没有使用暴力,但形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主观上是故意的,量刑是管制、罚
妨害公务罪认定的标准如下: 1、手段要求采取暴力、威胁的方法。但是,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成立本罪; 2、本罪中的暴力程度,仅限于致人轻伤,如果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