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评残前有误工费,评残后有伤残补助金。评残后没有误工费是原则。但根据案情的不同而不同,需要具体分析,并不是评残后就一定没有误工费。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1.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
因为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工伤没认定时不能主张误工费。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不能证明近三年平均收入水平:误工费=误工时间(天)*相同、
8级伤残误工费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误工费计算: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无固定收入的:误工费=误工时间(天)*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水平(天/元);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误工
责任人对受害人所进行的伤残赔偿中误工费的计算标准为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没构成伤残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计算,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误工费和伤残赔偿能重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
工伤案件中的误工费为停工留薪期待遇。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职工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后,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继续享受原工资福利
如果发生工伤,不叫误工费,而是停工留薪。停工留薪期内工资=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时间长短的确定,参看地方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或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其确定的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
医疗费实报实销,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 1、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
即使构不上伤残,但受害人确实耽误了工作的,可以主张赔偿误工费。受害人从受到伤害耽搁工作之日计算至定残之日的前一天为误工时间,即使未定伤残,仍然要赔偿受害人无法从事正常工作而实际减少的收入。实际减少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课酬、合法的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