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履行完毕合同的能够违约,有违约情形的可以要求支付违约金。合同因为一方违约,而另一方依法解除的,合同约定的违约条款仍然是合法有效的,被违约一方仍然可以请求违约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解除合同是否还能要求违约金根据实际情况来看。解除合同是对方根本违约造成的,可以要求对方支付违约金;违约是双方协商解除或者双方单方解除的,无权向对方要求违约金。违约金数额过高或过低的,可申请适当调整。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
解除合同如果存在违约情形的能要求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由当事人约定,合同因违约解除的,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当事人不支付违约金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合同未约定违约金的还能要求违约金。当事人可以达成补充协议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和计算方法;或者根据合同的其他条款、交易习惯来确定违约金,或者视情况要求违约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等违约责任。
合同未约定违约金的还能要求违约金。当事人可以达成补充协议约定违约金的数额和计算方法;或者根据合同的其他条款、交易习惯来确定违约金,或者视情况要求违约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等违约责任。
部分履行合同是违约。合同履行的原则之一是全面履行原则,即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否则需要面临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继续履行合同可以请求违约金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依法生效后,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履行相关义务。若当事人一方不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可以要求违约金。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的,违约金等于违约所造成的实际经济损失,即根据实际损失确定违约金的数额,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
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可以要求违约金。违约金是违约后的补救措施,是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违约金的数额由双方预先确定,造成的损害较大时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但最高不应超过实际损失的30%。
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可以不履行合同,迟延履行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义务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原告能既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又要违约金,但仅有迟延履行的情况出现时才同时适用。履行迟延在广义上包括包括给付迟延(债务人的迟延)和受领迟延(债权人的迟延),狭义上是指债务人的给付迟延。如果不具有上述情形的,则继续履行合同和违约金只能择一使用。
对于迟延履行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守约方仍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 对于其他违约行为,违约方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后,不需要再继续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