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9
拒传假传军令罪的量刑标准如下: 1、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造成战斗、战斗损失重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拒传军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明知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故意拒绝传递的行为。假传军令罪是指
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对于构成拒传、假传军令罪的犯罪分子,我国人民法院对其进行判刑处罚适用的具体标准为: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拒传军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明知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故意拒绝传递的行为。假传军令罪是指战时伪造、篡改军事命令、传达或者发布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具体量刑标准如下: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战斗、战斗损失重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
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拒传军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明知是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绝传递的行为。假传军令罪,是指军人战时伪造、篡改军事命令并予以传达或发布,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 拒传、假传军令罪的量刑标准有: 1、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拒传假传军令罪的认定标准是:1、该罪的犯罪主体具有特殊性,也就是军人;2、主观上具有故意性,希望或者放任拒传假传之危害结果的出现;3、客观上实施了拒传、假传之行为,而且对作战具有危害性;4、本罪侵犯了作战指挥秩序,扰乱了军人服从秩序。判处三
第三条拒传、假传军令案(刑法第四百二十二条)拒传军令罪是指负有传递军令职责的军人,明知是军令而故意拒绝传递或者拖延传递,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为。假传军令罪是指故意伪造、篡改军令,或者明知是伪造、篡改的军令而予以传达或者发布,对作战造成危害的行
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是指造成我军人员重大伤亡,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和军用物资严
拒传、假传军令将构成隐瞒、谎报军情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拒传军令罪,是指军人在战时明知是与作战有关的命令、指示等而故意拒绝传递的行为。 假传军令罪,是指军人战时
我国现行《刑法》中对于拒传军令罪量刑的相关规定如下:故意隐瞒、谎报军情或者拒传、假传军令,对作战造成危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