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终止委托合同的法律后果包括: 1、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2、因违约解除的,应当赔偿对方因违约造成的损失。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造成对方损失的,无偿委托合同的解除人应当赔偿解除时
合同终止后,便失去了法律上的效力。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原债权人不得主张合同债权,债务人也不再负合同义务,债权债务关系归于消灭。同时,合同关系的终止,使合同的担保及其他从权利义务关系也归于消灭。如抵押权、违约金债权、利息债权等和主债权一样也归于
合同终止后的法律后果如下: 1.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比如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不因
合同终止可能造成以下法律后果: 1、消除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 2、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 3、原合同一方与第三方有权利义务关系。 合同终止是指合同双方在合同关系建立后,由于某些法律事实的出现,消除合同建立的权利义务关系。债权人免除债务
法律上终止合同的情形包括如下: 1、合同到期后自然终止; 2、合同中有明显不公平的条款; 3、合同中存在欺诈行为,对当事人造成直接利益损害; 4、合同一方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经双方协商终止合同,协商不能达到双方目的的,由法院判决,法院根据实际
终止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 1、双方合同关系消除; 2、因违约解除合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合同中的争议解决条款不会失效。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债权债务终止;债权的从权利同时消灭,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以及当事人需遵循诚信等原则,按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合同终止的效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终止履行的效力,即未履行的股权转让合同义务终止履行,终止未来效力,终止股权转让等法定程序; 2、恢复原状的效力,是指对已履行的合同内容有恢复原状的请求权,即收受金钱的一方应退还相应的已付金额; 3、赔偿
合同终止的法定终止条件包括如下: 1、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 2、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3、当事人一方在合理期限内延迟履行主要债务; 4、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无法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有: 1、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消灭; 2、合同双方产生新的权利义务关系,如针对权益受到侵害的部分赔偿损失或采取修理、更换、重作、减价、支付违约金的其他补救措施; 3、原合同当事人一方与第三人之间产生权利义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