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6
登记离婚要签离婚协议,需要当事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精神病患者恰恰不具有相应的辨认、表达能力,更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民政部门对此种情况的离婚是不予受理的,要通过诉讼解决。而诉讼离婚的法定理由是感情破裂,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
《民法典》规定有精神病的可以离婚,但是由于其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不能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破裂。法院判决离婚后便不用领取离婚证。
离婚时患精神病写的分割财产协议原则上应认定不发生法律效力,因为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协议当然无效;如果是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效力待定,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才有效。
精神病人的父母是可以代精神病子女起诉离婚的,不过有条件限制,一般是在精神病人的配偶有虐待、遗弃行为的情况下,其父母才可以代其起诉离婚,同时还可以要求变更监护权。
因配偶患有精神病可申请离婚诉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以另一方患有精神疾病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经过调解,确认双方感情却以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
精神病人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代为提起离婚诉讼,但是不能协议离婚。协议离婚需要双方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如果女方精神病,导致双方生活矛盾激化,夫妻感情破裂,那么法院会考虑双方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判离婚的概率会很高。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法律的,当然可以和精神病人离婚。只不过,此时是不能通过协议方式离婚的,而仅仅只能通过诉讼方式解除婚姻关系。对于精神病人的特殊性,起诉到法院离婚,首先会审查患有精神病的配偶在离婚过程状态中是否属于精神病发病期,如果该精神病人能自主表达意思的时
对于因夫妻一方患精神病而起诉离婚的,如果确实属于久治不愈,一方坚决要求离婚,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可判决准予离婚。但要安排好患者的监护、生活、治疗等问题。
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果是在其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同正常健康人离婚程序。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设置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
有精神病的人离婚办法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是在精神病人意识清醒时候协商一致离婚的,拿着身份证、户口本、离婚协议书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即可; 2、如果是无诉讼能力或者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应由其父母、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有抚养关系的
在离婚诉讼中确定精神病人的标准是: 1、无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标准是完全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标准是不能完全辩认自己的行为的; 3、间歇性精神病的标准是有时能够辩认,有时不能辩认自己的行为的; 4、其他标准。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法律明确规定婚姻无效。婚前女方故意隐瞒精神病史,婚姻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该婚姻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