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2
年满16周岁以上的人故意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即构成 1、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具体而言,本罪主体包括两种人,一是应试者;二是替考者,即平常所说的“枪手”。
代替他人考试,如果代替参加的是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对行为人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代替他人或
刑事案件自诉法院需要: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
认定代替考试罪的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
构成代替考试罪的认定标准: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为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
代替他人考试罪的立案标准是:替考者只要蒙混过关进入考场,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以及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就处在现实的严重危险之中,只要其已经开始答题就应立案追诉。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在上述规定中,“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主要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发布的法律中规定的国家级考试。常见的有如下几种考
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代替考试罪作为法定罪名,本罪是指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本罪在立案过程中并没有对“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作出限定,根据刑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法律规定”是指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的国家考试。
代替考试罪的认定标准为: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故意; 3、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4、客体要件:客体为国家考试的正常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