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1
月度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标准的计算方法:1、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应纳税所得额=单位计算的工资薪金总收入-扣除项目。3、单位计算的工资薪金总收入: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聘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细则内容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保障措施,扣除比例等条款。
纳税人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发票不能用于抵扣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按收入总额计算的,不扣减费用。发票就是发生的成本、费用或收入的原始凭证。对于公司来讲,发票主要是公司做账的依据,同时也是缴税的费用凭证;而对于员工来讲,发票主要是用来报销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同时申报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6项。前提是需要满足折六项扣除标准。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工资薪酬是属于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的项目。根据最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升高到每月五千元、每年六万元。也就是说,应纳税所得额中的工资薪酬部分,需要减去对应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再来计算应纳税额。简单的来说,就是每月的工资减去五千元
如果公司发的是税后工资,是不需要再交其它费用的,如果不是,可能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税后工资指的是税前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个人所得税后,实际到手的工资收入。
每个月工资12000元,如果在不考虑社保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等因素下,每月需要缴纳490元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为(年工资总额-起征点-个人所得税级数)等级税率个人所得税级数等级税率。具体为(1200012-60000-36000)0. 13
个人所得税子女教育扣除比例: 1、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根据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国家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到五千元;该起征点也就是在个人薪资缴纳完五险一金之后,剩下部分如果超过五千元的则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剩余的应纳税部分不超过五千元的,也就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新个税改革后,赡养老人的费用是可以进行专项附加扣除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扣除的额度是不同的。独生子女个税赡养老人扣除标准,除了亲生父母,养父母、继父母或者年满六十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母子女均去世了,纳税人赡养这种子女都去世的祖父母、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