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8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
我国公安机关对于涉嫌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案件进行刑事立案的标准为: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假冒伪劣产品的赔偿标准如下: 1、经营者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的,要按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2、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3、经营者明知是假冒伪劣产品,仍
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标准如下: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销售销售伪劣产品的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立案的标准是,如果销售金额高于五万元、未销售的货值金额高于十五万元、或者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合计高于十五万元的,应当予以立案。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处罚标准: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16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标准为:1、生产伪劣产品,销售伪劣产品的销售额达到五万元以上的;2、生产了伪劣产品,但还没有进行销售,伪劣产品的产值高达十五万元以上的;3、生产伪劣产品后进行销售的金额虽然未满五万元,但是将销售额乘以三倍,与未销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其销售金额定其刑事责任: 1、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
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犯罪行为是生产、销售行为。
销售伪劣产品罪量刑:犯罪情节较轻,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罪数额较大,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数额大,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犯罪数额巨大,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追诉销售伪劣化肥罪的标准是: 1、存在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销售者明知是伪劣化肥或者以不合格的化肥冒充合格的化肥进行销售,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
假冒伪劣商品单位犯罪的追诉标准: 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