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请求人包括: 1、受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要求赔偿。 2、受害的公民死亡,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扶养关系的亲属有权要求赔偿。 3、受害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其权利承受人有权要求赔偿。
国家赔偿法赔偿标准为: 1、造成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护理费、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康复费等因残疾而增加的必要支出和继续治疗所必需的费用,以及残疾赔偿
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
国家赔偿包括精神损害赔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有本法第三条或者第十七条规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损害的,应当在侵权行为影响的范围内,为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综合考虑
国家赔偿不是行政补偿。国家赔偿,是指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损失应当给予的赔偿。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非法行使行政权力,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时,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赔偿。行政
非法拘禁符合《国家赔偿法》规定的应当赔偿的情形的国家就会赔偿。赔偿方式为,消除影响。消除影响是指国家机关承担的在特定范围内消除因侵犯名誉权、荣誉权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对受害人名誉和荣誉的赔偿方式;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国家赔偿法生效前的案件可能不会得到赔偿,《国家赔偿法》1995年1月1日起施行,不溯及既往。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为,发生在1994年12月31日以前的,依照以前的有关规定处理。
国家赔偿有精神赔偿。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因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人身权或财产权造成损害,依法应给予的赔偿。国家赔偿由侵权的国家机关履行赔偿义务。
国家赔偿在法定的情形下是可以取得精神赔偿的。其原因是国家赔偿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行政机关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人身权的和相应的刑事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侵犯人身权,导致受害人精神出现严重后果的,应当向受害者支付相应的精神抚慰金。因此在法定
国家赔偿法的赔偿范围是只对财产权、部分人身权的损害给予赔偿,其它权利受到侵害的,则不予赔偿。 只赔偿直接损失,不赔偿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现有利益的减少,间接损失是指可得利益的丧失。
国家赔偿由赔偿义务机关履行赔偿。法律规定赔偿请求人凭生效的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或者调解书,向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支付赔偿金。赔偿义务机关就是侵权的机关。
国家赔偿有包含行政赔偿。赔偿的方式是主要以赔偿金的方式为主要赔偿方式。对受害人造成损害的要求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