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6
受贿罪的概念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受贿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经济犯罪一般包括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挪用公款罪,合同诈骗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信用证诈骗罪等犯罪。
绑架罪的证据具体包括: 1、证明犯罪嫌疑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如身份证、户口簿、出生证明、工作证、学生证等证据。 2、证明绑架犯罪事实存在的证据。 3、证明绑架犯罪事实系犯罪嫌疑人所为的证据。
贪污罪的财物包括公共财物、国有财物、非国有单位的财物。国家工作人员犯贪污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盗窃罪物证都包括以下几种: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盗窃行为时的犯罪工具; 2、赃款、赃物等物证的实物及照片; 3、居民身份证明和户籍证明; 4、被害人对被盗物品及物品特征的陈述。
侵占罪的证据包括: 1、物证; 2、书证; 3、证人证言; 4、被害人陈述;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护; 6、鉴定意见; 7、检查、检查、识别、调查实验等记录; 8、视听数据,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核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根据实
贪污罪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准国家工作人、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罪的客体一般会包括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因此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的证据包括: 1、主要证据; 2、行为证据; 3、结果证据; 4、主观证据; 5、情节证据。 根据相关规定,盗窃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家庭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 1、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3、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从结构上看,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从作用上看,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从分工来看,分为教唆犯、帮助犯、实行犯。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 2、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