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7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判刑从轻处罚的情形有:犯罪主体为已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分子为预备犯、未遂犯、从犯或者为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唆犯
存在下列情节的可以减轻刑事处罚: 1、罪犯是未成年人的。 2、存在自首情节的。 3、属于防卫过当犯罪的。 4、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控制自已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 5、聋哑犯或者盲人犯罪的。 6、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
受贿罪中减轻处罚的情节有: 1、中止犯; 2、从犯; 3、胁从犯; 4、犯罪后自首,又有立功表现的; 5、主观恶性不大,社会影响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偶尔犯罪的; 6、犯罪既遂后,案发前,采取积极补救措施,挽回损失,减小社会危害性的等。
未成年犯罪减轻处罚的情形有: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刑法从轻处罚的情形有:犯罪主体为已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已满75周岁的老年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分子依法属于预备犯、未遂犯、从犯或者为符合一定条件的教唆犯;犯罪分子在犯罪后
减轻处罚的情形有: 1、未成年人犯罪,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量刑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精神病人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控制行为能力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聋哑人或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
对于案情情节做虚假证明的处罚规定是:一般犯罪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
刑事案件立案的情形如下: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属于自己管辖。
故意伤害罪可以减轻处罚的情况由:行为人是未成年人;有自首或者立功的;具有法定可以减轻处罚情节,认罪态度较好,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且得到被害人谅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撤销刑事案件: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的;被赦免的; 3、不符合告诉才处理案件的程序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以及其他的法定情形。
可以对犯罪分子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包括: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犯罪分子为未成年人的等。我国《刑法》规定,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