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4
1、养老保险:单位缴19%个人缴8%。领取养老保险待遇需两个条件:必须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必须满15年及其以上。 2、医疗保险:单位缴6%个人缴2%。从参保缴费之日起,满6个月后才能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3、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
社保基数是税前工资计算的。税前工资指应发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一般指月工资。税后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以及社保、公积金个人缴费部分后的实际发的工资,而社保缴费基数是按照税前工资进行计算的。
是税前工资计算的。缴费基数上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份不计入缴费基数;缴费基数下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60%的,以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是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需要先扣除五险一金,然后减去个税起征点,剩余部分再乘以适用税率才能得到最终的缴税金额。从公式里可以明显得知,个人
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的规定是:综合所得是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是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比例税率。
1、城建税: (1)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 (2)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 (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县属镇的,税率为1%。 (4)应纳税额=实际缴纳的“二税”税额之和×适用税率。 2、教育费附加:增值税税额
工资5000每个月是不用扣税的。因为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统一提高到5000元/月,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6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实施。
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应税率计算得出来的。而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的综合所得减去个税起征点、三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后计算出来。个人所得税每月会由单位代扣预缴,然后在次年3至6月份由个人在《个人所得税》app中办理汇算清缴,对于所缴
个税算法如下,起征点为每月5000元。5000元-8000元部分,税率3%。8000元-17000元部分,税率10%。17000元-30000元部分,税率20%。30000元-40000元部分,税率25%。40000元-60000元部分,税
社保年限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缴费的第一个月起计算。 劳动者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暂停缴费的,缴费年限中止计算之后劳动者重新就业的,缴费年限继续累计计算。 具体如下: 1、企业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
只要社保缴纳、个税申报不是同一家公司,那社保与个税就没有匹配。且社保、个税、劳动合同、提出落户申请的公司要是同一家才可以正常提交落户申请。当月工资先扣除五险一金,再扣除个税,才是到手工资。一般职工工资计算公式:到手工资+个税(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