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3
以下这些是过失犯罪: 1、过失爆炸罪。 2、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4、失火罪。 5、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6、过失决水罪。 7、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8、过失损毁文物罪。 9、过失致人死亡罪。 10、过失
刑法中的过失犯罪包括: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失火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决水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损毁文物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以及过失致人重伤罪等。
过失犯罪的罪名包括:失火罪;过失决水罪;医疗事故罪、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组织
法定的过失罪,大致上分为两类:第一类,从名称上即可推断是过失犯罪的,如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第二类,从刑法条文中可推断是过失犯罪的,如交通肇事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等。
我国法律规定的过失犯罪有: 1、过失爆炸罪。 2、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 3、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 4、失火罪。 5、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6、过失决水罪。 7、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8、过失损毁文物罪。 9、过失致人死亡罪。 10
根据《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刑法上有规定罪名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包括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等。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类,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刑法》中有以下这些过失犯罪的类型: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2、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
刑法中过失犯罪包括:失火罪;过失决水罪;医疗事故罪、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过失损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组织
过失犯罪包括: 1、疏忽过失。也就是说,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因为疏忽而没有预见,导致这种结果; 2、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就是说,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相信可以避免,但实际上不能避免,导致这种结果。
一般来说,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均是过失犯罪。但只有法律明确规定的才需要负刑事责任。而法律规定的过失犯罪颇多,常见的有: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