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6
合同生效,是指合同具备一定的要件后,便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换句话说,只要是符合法定生效要件的合同,便可以受到法律的保护,并能够产生合同当事人所预期的法律效果。 计算合同生效的方法如下: 1、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2、法律、行政法规
合同未生效定金的处置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是交定金一方的原因造成合同未生效,定金不能退回; 2、如果是收定金一方的原因造成合同未生效,应当返还双倍定金。 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的,为保证债权的实现,由一方在履行前预先向对方给付的一定数量
1、订约主体必须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所谓订约主体是指实际订立合同的人,他们既可以是未来的合同当事人,也可以是合同当事人的代理人。订约主体与合同主体是不同的,合同主体是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他们是实际享受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人。有些合同当事
(1)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 (2)合同解除; (3)债务相互抵销; (4)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5)债权人免除债务; (6)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7)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先后签订的附条件合同,当后签订的合同属于对第一份合同的补充,且不冲突,则符合效力要件时都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两份合同是独立的,并不存在补充关系,根据是否满足效力要件和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有效。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
雇佣合同成立的条件主要包括: 1、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 2、订立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3、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4、订立合同的主体有两方或者两方以上。
抵押合同的生效要件有:抵押主体适格且意思表示真实,标的确定与可能,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抵押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抵押权一般经登记生效,未经登记抵押权的设立无效。
附生效条件的合同可以解除。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这只是对合同效力生效时间的约定,并不影响达到一定条件时,合同可以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抵押合同生效条件包括: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主债权债务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 抵押合同无效的情形是什么 1、抵押物的所有权、使用
解除合同的法定生效要件是:当事人在约定或者法定的期限内行使了解除权;并且当事人依法以通知、诉讼或者仲裁的方式行使了该权利;解除通知或者起诉状副本、或仲裁申请书副本已送达对方。
合同生效应当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依法成立; 2、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3、合同意思表示真实; 4、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