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有期徒刑的刑期是: 1、有期徒刑最低六个月,最高不超过十五年; 2、数罪并罚执行的有期徒刑,最高可超过十五年,但不得超过二十年; 3、判处无期徒刑的,最低刑期为十三年。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被拘留在监狱执行刑罚有劳动能力的罪犯应当参加劳动
有期徒刑的最低刑期是六个月。有期徒刑的期限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
有期徒刑,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监禁于一定场所的刑罚。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所谓“判决执行之日”,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应当按照以下情况,确定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 1、行为人被判处的有期徒刑在一年以上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确定具体的期限; 2、行为人被判处的有期徒刑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 1、长期徒刑一般适用于罪行比较严重,情节恶劣、人身危险性较大的罪犯; 2、中期徒刑的刑期幅度范围较广,适用面也较宽,常见于财产犯罪和经济犯罪; 3、短期徒刑的适用对象,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分子。
有期徒刑的执行包含的内容: 1、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 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3、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无期徒刑最多可以减刑到十三年。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
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的罪犯,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假释或减刑。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的罪犯已经执行一年以上徒刑的,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
四年以上有期徒刑不能判缓刑。缓刑的执行条件虽然是由法律规范所明文规定的,原则上只能那些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犯罪主体,或者是是拘役的违法者,才可以适用缓刑的规定,但是比如未成年犯罪,若是判刑四年满足执行缓刑的条件。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
5年有期徒刑减刑2年可以。如果判处五年的有期徒刑是可以进行减刑的,这个时候的减刑不能够少于原刑期的1/ 2,所以是可以减刑两年的。减刑,是指对原判刑期适当减轻的一种刑法执行活动。
判决有期徒刑五年是否可以减刑,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但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判决有期徒刑五年最多可以减刑两年半。对于犯罪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