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6
1、逮捕。如果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经检察院批准逮捕的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释放。如果存在是无罪或证据不足的情形,即没有证据证实或证据不足以证实其所涉的罪行,此时可能会放人。 3、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对于有多次作案等情节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最长拘留期限为30日,而检察院是否批准逮捕的时间为7日,两者间加起来最长为37日,因此说刑事拘留的日子不能超过37天(实际是30天)。
逮捕证一般拘留后十天左右下达,最长在37天内下达。 1、如果未在上述时间下达的,说明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拘留的有关期限,需要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处理的。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拘37天没有案底。案底是指犯罪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与相关国家机关。而刑拘只是强制措施,不是犯罪后的惩罚措施。只有构成犯罪的才会有犯罪记录
拘留37天是指依法实施的拘留期限。刑法中最长拘留期限确实是37天,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司法机关拘留的,应当在拘留的37天期限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对于犯罪事实严重的,需要批捕后进行审查起诉,最终还需要由审判机关来进行司法判决处理。
刑事拘留37天的计算: 1、犯罪嫌疑人被处以刑事拘留的,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之日起算; 2、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应当在3日内提请检察院批捕; 3、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日; 4、符合法律规定的难以实施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情形,可以延长至30日;
袭拘留37天的计算方式是: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
刑事拘留37天的来源是:公安机关调查取证的30天加上检察院作出批捕决定的7天,一共就是37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人,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天,加上检察院的7天决定时间,一共就是37天。
拘留期限超过37天可以放人,对于刑事拘留一般是由公安机关执行。一般案件的拘留的期限是3天,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案件拘留期限可以达到37天。
只要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
拘留37天会给通知。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留后,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