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治安处罚法律常识

犯罪预备是什么概念?

更新时间:2022.06.08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犯罪预备的概念是犯罪分子为犯罪事实的实施进行的相关准备活动,具体情况下还包括犯罪活动的预备、犯罪工具的准备、犯罪条件的处理等情况,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处理。
律师普法
  • 犯罪预备概念简介
    犯罪预备概念简介

    犯罪预备的概念,是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行为,准备工具或者制造条件。犯罪预备是犯罪的一种未完成形态,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0.05.06 169
  • 犯罪预备的概念特征,犯罪预备的核心内容
    犯罪预备的概念特征,犯罪预备的核心内容

    概念: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 特征: (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3)行为人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着

    2020.12.03 184
  •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概念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概念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

    2020.08.07 148
专业问答
  • 犯罪预备与犯罪表示概念是什么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

    2022-06-12 15,340
  • 犯罪预备的概念(范围)

    犯罪预备,是指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状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 犯罪预备的成立条件如下: 1、行为人主观上具

    2023-02-17 15,340
  • 犯罪预备和犯罪具备概念的区别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

    2022-08-27 15,340
  • 犯罪预备的概念怎么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2-08-10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 00:56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

    故意杀人罪的概念是:故意杀人一般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生命是行使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公民的生命都受法律保护。 故意杀人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1,361 2022.04.17
  • 格式合同的概念 01:00
    格式合同的概念

    格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合同。格式合同的要约向公众发出、并且规定了在某一特定时期订立该合同的全部条款;制式合同的条款是单方事先制定的;格式合同条款的定型化导致了对方当事人不能就合同条款进行协商

    1,893 2022.04.15
  • 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 01:00
    物权与所有权的概念

    物权和所有权,不是相同的概念,两者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所有权是物权的一种,是最为典型的物权的类型。物权就是自然人、法人所享有的直接对物进行支配的权利。这种支配的权利是绝对性的,排他的,任何人不得进行干涉。物权总的来说,包括了所有权、担保

    3,420 2022.04.15
犯罪预备是什么概念?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