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一、欠款诉讼时效为三年 欠款纠纷属于一般民事纠纷,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二、诉讼时效的含义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
欠条诉讼时效是三年。 1、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借条具有法律效力的书写方式
刑法的诉讼时效具体是,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工伤属于劳动争议,是仲裁前置类案件,所以工伤案件的诉讼时效需要先考虑仲裁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并且适用时效的中止、中断。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
按照《行政诉讼法》第六章的规定,原告提起诉讼分为直接提起诉讼和经行政复议后提起诉讼。相应的起诉期限也因原告启动诉讼的原因不同而有所差别。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
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所适用的起诉期限一般是六个月,这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期限;但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而起诉的,起诉期限是十五日,从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算起。
行政诉讼法上诉期限是十五日,具体的计算方式是:当事人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六个月内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维护其合法权益;也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之日起的十五日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若是直接起诉的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开始计算。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属于人民法院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组织可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组织不服复议的,可在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
商标侵权行为起诉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商标侵权行为属于民事纠纷,适用民事诉讼时效。一般民事诉讼时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起算。如果受害人向侵权者主张权利,则时效从最后一次主张权利之日起计算。
刑事责任追诉时效是以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为标准,规定了4个档次的追诉时效,具体有: 1、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