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9
职务侵占主犯量刑标准是: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从犯在前述量刑的基础上,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职务侵占是指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比较大的行为。
职务侵占罪,如果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在职务侵占的共同犯罪中,若不区分主从犯,共犯对造成的结果共同承担责任,若区分主从犯,对从犯量刑降档。 《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
要对职务侵占罪的共犯和从犯进行判刑,需要看共犯和从犯在职务侵占犯罪活动中的作用,如果占较大作用的,可根据法定刑来量刑,如果作用较轻则可以减轻处罚。职务侵占罪的数额如果是较大的,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根据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
职务侵占罪是结果犯,不是行为犯。行为犯一般是指,以危害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客观要件齐备标准的犯罪。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犯罪的客观方面即为完备,犯罪就会成为既遂形态。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一般是以行
职务侵占罪的判刑有三种情形: 1、犯此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员工利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滥用职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超越职权,擅自决定或处理没有具体决定、处理权限的事项; 二是玩弄职权,随心所欲地对事项作出决定或者处理; 三是故意不履
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刑法规定渎职罪是为了保护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以及公众
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在于: 1、主要要素不同,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公司企业的财产,实际上是行为人掌握的,诈骗罪的对象是不受自身实际控制的他人财
1、法定刑在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侵占本单位财物,犯罪数额达到“数额较大”起点一万元的,可以在三个月拘役至六个月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犯罪数额每增加一千八百元,可以增加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