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十三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具有权限的行政机关在制止违法行为人的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况下,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从而达到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
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包括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也没有履行行政决定;已经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申请执行的时间在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十日后且在自当事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限结束之日起三个月内。
公安、海关、税务、国安等很多行政机关都有强制执行权。这些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范围不同,行政强制是行政机关为了实现行政目的,对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和行为采取的强制性措施。 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具体如下: 1、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2、划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规定,行政强制执行包括以下几点: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 (五)代履行。
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有公安机关、海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税务机关以及县级以上政府。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若是违法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的强制拆除以及符合特定条件时对金钱给付义务的强制执
(一)代履行,代履行,又叫代执行,是指义务人不履行法律、法规等规定的或者行政行为所确定的可代替作为义务,由行政强制执行机关或第三人代为履行,并向义务人征收必要费用的行政强制执行方法。 (二)执行罚,执行罚是一种间接强制执行的手段。它是指有关
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包括:对违法行为人依法采取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存款、汇款;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财物等方式来强制其履行义务,但是该行政机关必须拥有强制执行的权力,否则只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是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国家机关,为了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及时打击一些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许多法律、法规都赋予某些行政机关具有执行权。 人民法院也是行政处罚决定的强制执行机关。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
行政强制执行机关主要是法定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法律规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
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此规定要求行政机关的自行强制执行必须由法律设定,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得设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因此此规定限缩了行政强制法实施前授权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行政机关的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 (二)划拨存款、汇款; (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
行政机关有下列强制执行权:对行政相对人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划拨其银行账户中的存款、汇款;以及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等。但是只有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才有强制执行权,而无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只能申请法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