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30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大概所需要的时间是这样,开庭时间跟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立案后5日内移送至审判部门,之后就要看何时送达和适用程序了。
民事申诉期限一般是裁判文书生效之后的六个月内。法律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
对于审限民诉法明确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审限为3个月,3个月内必须结案,不能延长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我国法律规定了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期限一般是2个月,在2个月审理期限内,由二审法院决定是否开庭与何时开庭。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
在民事诉讼中,二审法院受理被告人对判决的上诉后,一般在三个月内开庭。二审开庭时间由二审法院决定;在刑事诉讼中,二审法院受理被告人对判决的上诉后,一般在两个月内开庭。二审开庭时间由二审法院决定;在行政诉讼中,二审法院受理被告人对判决的上诉后,
这个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根据经验来说,一般是比较简单的民事案件的话,法院会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1-3个月以内安排开庭。刑事案件的开庭时间,取决于案件在公安机关、检察院“滞留”的时间,以及到法院后,法院多久会通知开庭。
对法院一审判决结果不服的,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上诉。原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副本送达上诉人。对方当事人不提出答辩
1、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上诉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3、被告人
一般是发出公告的第93天为开庭日期。 1、93天的计算:公告时间60天,举证时间30天,开庭传票必须提前3天向双方当事人送达,所以,一般是定在公告发出的第93天开庭。 2、公告送达,是指受送达人无固定的住址,也无法查明其现在的住址,下落不明
1、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2、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上诉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3、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