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至时,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债务的,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务人承担违约责。 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 4、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当债权人
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届至时,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债务的,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务人承担违约责。 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 4、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当债权人
拒绝履行的条件,具体如下: 1、合同依法订立,当事人互相负债; 2、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按约定履行,再履行的一方可以拒绝; 3、应当同时履行的,对方尚未履行的,当事人可以拒绝履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没有先后履行
合同无效或者合同被撤销可以拒接履行。合同无效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严重欠缺有效要件,在法律上不按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赋予其法律效力合同无效可以拒绝履行合同,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的,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等情形。
对拒绝履行的认定,拒不履行是指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义务采取种种手段拒绝履行。“拒不履行”可以采取积极的作为,如殴打执行人员,转移、隐藏可供执行财产等方法;也可以采取消极的作为,如对人民法院执行通知置之不理或者躲藏、逃避等方法。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通常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如火灾、水灾、地震等;社会因素如战争、动乱、政府禁令等。
一方拒绝履行合同的责任是: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债务人需承担违约责任;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债权人有先履行义务的,债权人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
拒绝履行协议合同应付的责任是: 1.债权人有权解除合同。 2.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 3.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继续履行债务。 4.在双务合同中,债务人表示拒绝履行后,不得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作为抗辩。
一方拒绝履行合同的法律后果是:拒绝履行合同方需要按约定支付另一方违约金或者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对方有权解除合同或者要求拒绝履行合同方继续履行。
关于合同履行地的确定规则,概括地说是:有约定依约定,合同对履行地点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确定规则是:争议的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三方面。因不可抗力拒绝履行合同就是因为上述客观因素而拒绝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