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3
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界限具体如下: 1、客体要件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后者侵犯的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2、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一切公民;后者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 3、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后者是国家机关
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所有的刑事犯罪,只要不是累犯,且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经法院确认,认为犯罪嫌疑人有悔过表现,社会危险性小,就可以适用缓刑。因此,犯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适用缓刑。判了缓刑的人,要接受社区矫正,证明自己的表现好
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报复陷害罪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第二十六条规定,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
构成报复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报复陷害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所谓控告人,是指向司法机关和其他党政机关告发、检举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的人。所谓申诉人,是指对于自己所受的处分不服,向原处理机关或其上级机关提出申诉意见,要求改变原来处分的人
一、客体要件 1.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对象 本罪侵害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客体要件。报复陷害是同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声誉,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
报复陷害罪的刑事责任一般情况下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刑事责任是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报复陷害罪的认定标准: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