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4
未成年人保护法2021。我国对未成年人保护一向重视。根据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修正,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
著作权未发表同样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无论是否进行发表,均受法律保护,即作品自动享有相应的著作权,不以发表为要件。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父母给未成年子女购买人身保险不需要经未成年子女同意,一般的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合同,必须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否则合同无效。 但是,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不受这个限制,无需经未成年子女同意。
未成年工需要交社保。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未成年人可以买房,但是签订购房合同以及办理产权登记时需要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代为办理; 如果是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自己签订购房合同的,则合同效力待定,需要经过其监护人的追认合同才有效,如果是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自己签订购房合同的,则合同无效。
未成年监护人的赔偿不可以不给的标准: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别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别人造成损害的,应当向本人财产支付赔偿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对未成年人一种非常全面的保护,包括各种方面。主要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分为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四个方面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国宪法、刑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规定 另外,我国还特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
未成年人签的合同如果具有法律效力的,受法律保护。合同与其民事法律行为能力相符的,具有法律效应。如果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合同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则经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追认、同意,合同才有效;而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同无效
父母赠予未成年孩子的房产不可收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关于未成年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