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9
1、询问证人及当事人,即通过对知情的证人和当事人进行询问并以笔录、录音等方式固定询问内容。 2、收集有关物证,即收集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关的现场遗留物、原始物品及其他各种实物并予以妥善保全,如药品、血液、组织、器官、尸体、医疗器械等。 3、进行
首先,患者可向医院所在区县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然后由该部门移交医院所在区的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其次,患者也可向医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后由人民法院委托医院所在区的医学会进行首次鉴定;第三,医患双方也可共同书面委托负责组织
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
医疗机构会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况如下: (一)应当进行尸检的医疗机构拒绝进行尸检,且没有正当理由的; (二)医疗机构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的; (三)其他情况。 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这一
医疗事故归责原则是: 1、过错原则,即按照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的过错来担责; 2、过错推定原则,即在医疗机构拒绝提供病历资料、违反诊疗规范等情形下,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的主要医务工作人员因违反相关医疗法律法规,在接诊运输等活动程序中,未尽到应有的措施和治疗水平或措施不当、治疗态度消极等不良行为,以致病员身体发生了不应有的损害情况。满足下列条件构成医疗事故:1.发生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
医疗损害责任属于过错责任。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因过错侵害患者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遗失病历资料,隐匿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等法定情形下,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医疗损害鉴定的流程如下: 1、司法鉴定机构指派鉴定人; 2、鉴定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是指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注意义务,在医疗过程中发生过错,并因这种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所形成的民事法律纠纷,主要分为: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纠纷和医疗产品责任纠纷。
医疗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因过失,或者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无论有无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或者其他损害,应当承担的以损害赔偿为主要方式的侵权责任。
医疗事故罪,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医疗事故案是指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
对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有争议的,有三种处理方法。分别是:1、首先医生以及患者可以考虑通过协商解决;2、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无法达成统一的意见的,那么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调解;3、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那么
按以下步骤进行: 1,写个申请书,递交给当地卫生局。 2,卫生局给你开个手续。 3,到医学会正式申请鉴定,预交鉴定费。 4,写个鉴定的书面陈述书。 5,参加鉴定会(也叫听证会)。 6,医疗事故第一次鉴定半年内能完。 7,再次鉴定。 如果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