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8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
最低工资有标准,但是每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在综合考虑各地居民每年的生活费用水平、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职工缴纳社保和住房公积金水平、失业率等因素的基础上得出的。
最低工资标准的计算一般是采用每月最低工资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的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职工人。一般情况下,最低工资是不包括工人的加班费、特殊工作条件下的津贴和法定福利的。最低工资每一到三年就会调整一次。 一、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
最低工资标准就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如果违反规定的,单位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最低工资标准计算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一种是按小时最低的工资算,一种是按每月的最低工资标准。 一般而言,最低工资不包括每三年调整一次的工人加班费、特殊工作津贴以及法定福利的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
如果劳动者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支付其差额部分;单位拒绝支付的,责令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来另行赔偿劳动者。
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低于可要求用人单位予以补足。拒不补足的,可向劳动保障部门(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或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最低工资标准赔偿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职工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或者职业病,享受工伤医疗。 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故伤害或者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原工资福利待遇在停工留薪期内不变,由所
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抱国务院备案。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就业状况;劳动生产率;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各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
加班费不是按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合同有明确约定工资数额的,应当以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作为加班费计算基准。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