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股东资格认定标准包括公司章程、工商登记、股东名册、出资证明书。未能在公司登记机关进行登记的股东,不会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但该股东将不具有对抗效力,不得对抗第三人。
主体资格是指股东(出资人)、隶属机构的资格证明,如股东(出资人)、隶属机构属企业法人的,其主体资格证明就是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具体列表如下:股东(出资人)、隶属机构主体资格证明企业法人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事业法人事业法人登记证社会团体社会团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召开程序:设立董事会的,由董事会召集,董事长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主持;副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一名董事主持。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
股东享有以下权利: 1、股东身份权。 2、参与决策权。 3、选择,监督管理者权。 4、资产收益权。 5、知情权。 6、议、召集、主持股东会临时会议权。 7、优先转让和认购新股权。 8、转让出资或股份的权利。 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
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的区别: (1)格式合同是当事人为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的,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合同; (2)非格式合同一般会经当事人协商之后订立 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定型化合同,制式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预先拟定合同条款,对方只能
格式合同和非格式合同的划分依据是合同的内容是否由一方提前确定,而另一方必须按照既定的条款加入。非格式合同是格式合同以外的其他合同,是指合同条款全部由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协商确定的合同。是法律未对合同内容作出直接规定的合同,实践中绝大多数的
在我国股东将自己持有的股权质押后股东决议不受限。股权出质后,不得转让,但是表决权不受质押的限制。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会议,出席股东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
股权回购不一定需要股东会决议。如果公司因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而回购股权的,需要经过股东会决议;如果是其他情况的则不需要经过股东会决议。
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是指股东(出资人)的资格证明文件等材料,公司在登记注册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股东的记载,就是股东的主体资格证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规定,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
股东资格原始取得: 1、设立时的原始取得。即基于公司的设立而向公司投资,从而取得股东资格。通过这种方式取得股东资格的人包括有限公司设立时的全部发起人,股份公司设立时的发起人和认股人。 2、设立后的原始取得。即在公司成立后,增资时,通过向公司
股东资格丧失的原因主要为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全部出资,经公司催告缴纳或者返还,其在合理期间内仍未缴纳或者返还出资。出现此种情形的,公司应当及时办理法定减资程序或者由其他股东或者第三人缴纳相应的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