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0
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可以强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二)根据法律规
强制执行不是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主要运用警告、罚款、没收财物、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以及行政拘留等手段政强制执行则采取代执行、执行罚、强制征收以及直接强制等手段。
对行政处罚决定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一般是三个月。如果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执行权,而当事人既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则该机关可以自复议或者诉讼期限届满之日起的三个月申请法院执行。
1、立案:对初步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违法行为立案。 2、调查取证。 3、调查报告。 4、审查、决定:法制机构依法审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建议报本部门负责人决定。 5、事先告知。 6、行政处罚决定书。 7、执行。
行政处罚的执行是行政机关强制执行和申请人民法院。行政处罚的执行一般情况下先由违法行为人自觉履行,如果拒不履行义务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自己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或者是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构成行政处罚的行为要件有: 1、必须已经实施
对公安机关行政拘留、罚款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应当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定程序提出诉求、维护权益。被处罚人对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方式有哪些行政处罚的种类有: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
拘传不是行政处罚,而是刑事诉讼或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对此我国《刑事诉讼法》有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既遂的处罚: 1、单位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2、法律依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3、情节特别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既遂的处罚规定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是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前面的规定处罚。
终审作出判决后判决即生效,当事人应当履行判决裁定的法定义务与责任。一方拒绝履行的,方当事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如果申请了行政复议的,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