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347条); (2)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48条);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第349条);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第349条); (5)走
以下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运输毒品是指采用携带、邮寄、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在我国领域内将毒品从此地转移到彼地。运输毒品必须限制在国内,而且不是在领海、内海运输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毒品,否则便是走私毒品。运输毒品具体表现为转移毒品的所在地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运输毒品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运输毒品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
1、毒品犯罪行为是指涉及毒品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均为犯罪行为。 2、毒品犯罪主要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窝藏毒品罪的立案标准如下: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产,应当立案追诉。执行前款规定的行为,事先通谋的,以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毒品犯罪属于违法行为,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罪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制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犯罪对象是犯罪分子用作犯罪的毒品、毒赃。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
刑事犯罪行为指的是,触犯刑法,并且要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
生产有毒食品,若没有发生致人死亡的结果,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若发生了致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则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
毒品犯罪会判刑。这也是我们国家严厉打击的刑事犯罪,其法定刑根据贩毒的数量和种类有所不同。根据数量来区分贩毒会坐牢的时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