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5
刑事犯罪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犯罪客体:犯罪活动侵害的、刑法保护的社会利益; 2、犯罪客观方面:刑法规定的,说明犯罪活动外在表现的客观事实; 3、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人; 4、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社
网络犯罪情节严重认定包括情形是: 1、为三个以上对象提供帮助的; 2、支付结算金额二十万以上的; 3、以投放广告等方式提供资金五万以上的; 4、违法所得一万以上的; 5、二年内曾因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
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主要包括:某种犯罪通过某一行为、在一定情况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了后果;犯罪客观要件的内容首先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共同要件,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有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
不得减刑的犯罪种类如下: 1、对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一般不适用减刑; 2、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主要有以下类型: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轶序罪;侵犯公民人身利、民主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轶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伴随着刑事实践的需要,刑法的不断修订和完善,驾驶车辆犯罪(不包括利用车辆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已从原来单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刑而演变为选择适用交通肇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险驾驶罪三种罪定罪种处刑。相关法律知识:法定分类 1、国事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走私制毒物品罪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
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是: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2、犯罪分子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3、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等。
以下毒品犯罪会判处死刑: 1、系毒品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有严重的犯罪情节; 2、毒品数量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并具有法定从重处罚情节的; 3、毒品数量达到实际掌握的死刑数量标准,没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的。
若行为人的行为符合以下情形的,则对于其所构成的毒品犯罪可以不判死刑: 1、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 3、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
毒品犯罪的特征有: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
毒品犯罪包括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 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走私制毒物品;以及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种植种子、幼苗等犯罪。
一、毒品犯罪的特征 1、被害人的不特定性 对毒品交易而言,危害的对象却不是直接的、特定的人,而是潜在的。 2、危害的滞后性 一般刑事犯罪的危害是即时的,而毒品犯罪首先是跨地区将毒品大宗贩运至某地区,经批发、分销,最后零包卖到吸毒人手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