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4
审查起诉的管辖法院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对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由管辖法院所在地的中级法院管辖。
可以打电话咨询或者直接去法院查询即可。法庭调查的主要任务是:审判人员在法庭上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审查和核实各种证据,为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奠定基础。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法庭调查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当事人陈述;二是出示证据和质证。
法院传票案件号在官网的查询方式如下:1、到所在法院的网上服务平台查询;2、到法院人工或自助查询机查询;3、打法院服务电话12368查询或其他法院电话查询;4、联系案件的法官或法官助理;5、其他查询。同法院同意交费,就说明可以立案。立案后一周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要注意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审判依据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
1、法律。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指定的法律。 2、行政法规。即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类法规的总称。 3、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仅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 4、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行政案件受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4小时,疑难复杂案件受案审查期限不超过3日。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超过7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
不同的审理程序,审理期限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行政诉讼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是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三个月;但是一审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则审理期限为四十五天;二审的审限自法院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裁判,同样也可以经
行政申请再审申请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再审申请人是生效裁判文书列明的当事人,或者其他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被裁判文书列为当事人,但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受理再审申请的法院是作出生效裁判的上一级人民法院。等等
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状后,应予以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①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②起诉是否符合法定起诉程序,即审查行政复议是否必经程序③是否重复起诉④起诉手续是否完备,起诉状内容是否明确。 经过审查,人民法院可作如下处理: (1)决定受理。
自己法院案件一般不需要专门去查询,也不需要经过网络查询。如果被法院起诉,法院就会送达诉状副本。所以没有收到的话,不用担心,也不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去查询。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