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诈骗罪有间接正犯吗?

更新时间:2022.09.3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有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指的是利用没有责任能力的人来进行犯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利用他人的过失来进行犯罪,也可以利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犯罪。而对于诈骗罪也可以间接正犯,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诈骗的目的。
相关专题推荐: 诈骗罪可以直接立案吗
律师普法
  • 三角诈骗和盗窃间接正犯罪区别?
    三角诈骗和盗窃间接正犯罪区别?

    一般来说,应根据被骗人是否具有处分被害人财产的权限和地位来区分。如有,应认定为盗窃罪的间接正犯;如没有,应认定为三角诈骗罪。 1、构成诈骗罪的核心条件是行为人以欺骗方法使受害人“自愿、主动”将财物交付给行为人; 2、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

    2022.12.02 431
  • 间接正犯如何定罪
    间接正犯如何定罪

    间接正犯的定罪标准: 1、只要未成年人年满14岁,部分行为全部负责,与成年人共同犯罪; 2、假如不到14岁,成年人就是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直接正犯的对称。又称间接实施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不负责任的人或者无犯罪意图的人实施犯罪

    2022.07.12 2,179
  • 过失犯罪里的正犯有没有间接负罪
    过失犯罪里的正犯有没有间接负罪

    过失犯罪里有没有间接正犯。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而间接正犯是直接正犯的对称,又称间接实行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

    2020.03.22 115
专业问答
  • 间接正犯的情形有哪些,直接正犯与间接犯罪中的间接正犯有什么区别

    间接正犯又可以称为间接实行犯,是指把他人作为工具利用的情况。利用者与被利用者不成立共同犯罪。 1、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例如,甲教唆15岁的乙盗窃,因为乙未到刑事责任年龄,与甲不构成共犯,甲属于实行犯

    2022-03-08 15,340
  • 有没有间接间接正犯

    没有,这两种情形不会同时存在。我国法律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而间接正犯是“直接正犯”的

    2022-06-24 15,340
  • 盗窃罪间接正犯

    如果确有证据证明你亲戚并不知情的且无串通行为的,你亲戚这种情况显然不属于盗窃,只能说是诈骗罪的受害者。

    2022-08-12 15,340
  • 过失犯罪里有没有间接正犯

    没有,这两种情形不会同时存在。我国法律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而间接正犯是“直接正犯”的

    2022-06-03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 00:56
    诈骗属于刑事犯罪吗

    诈骗他人财物是否属于刑事犯罪,需要根据诈骗金额确定。达到一定金额的情况的属于刑事案件,如果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则作为治安案件处理。具体而言,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一般情况下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千元的,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应当以刑事案件处理

    1,965 2022.05.11
  • 合同诈骗属于经济犯罪吗 01:15
    合同诈骗属于经济犯罪吗

    合同诈骗是属于经济犯罪。合同诈骗罪是指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侵犯的客体是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同时还侵犯了市场秩序。合同诈骗是属于利用经济合同进行欺诈,自然是属于经济

    757 2023.01.04
  • 诈骗5万能判诈骗罪吗 01:04
    诈骗5万能判诈骗罪吗

    一般情况下,诈骗5万元能判诈骗罪。诈骗5万元,已经满足了诈骗罪中“数额巨大”的要求。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行为人诈骗5万元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的,可以定诈骗罪。诈骗

    1,004 2022.09.2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诈骗罪有间接正犯吗?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