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9
我国过失犯罪的特点:主观方面都是过失;都造成了危害结果;过失犯罪的数量及所占刑事案件比例呈上升趋势;过失犯罪的危害越来越大;以及涉案领域相对集中等特点。
过失泄密罪立案标准如下: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过失泄露国家秘密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的;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的;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以上,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 4.泄露国家秘密或者遗
新《刑法》对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的处罚标准是这样规定的:行为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应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我国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种类如下: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
我国最早的保密立法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秘密法》。这一法律是在1988年的9月5号,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务委员会在第三次会议上进行通过的。而这部保密法在2010年的4月29号,由第11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第14次会议上
关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管辖规定是《刑事诉讼法》,其具体内容为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保守国家秘密法》最早是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进行了修订。
国家秘密的基本特征有:一是本质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同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密切相关。二是程序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程序确定。三是时空特征。即国家秘密必须而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限定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我国法律上禁止抵押的财产种类有依法被查封,扣押和监管的财产,宅基地,自留山,自留地等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土地所有权,产权有争议的财产等。
我国法律禁止抵押的财产种类如下: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
国家秘密的范围: 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或外交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等等。
第一,定密程序启动于“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国家秘密产生的同时,是指国家秘密形成的时间,如涉密数据形成时、涉密文件起草时。国家秘密变更和解除的程序启动于相关工作开始时。 第二,承办人提出定密意见。在国家秘密确定环节,承办人对本机关、本单位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