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7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人民法院在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构成外观专利侵权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使用授权公告中表示该外观设计的图片进行比较;以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为标准进行判断;以整体观察、综合判断为基本原则。
正确认定专利侵权的方式: 1、专利已经被授予; 2、行为人为生产经营目的,未经专利权人许可,故意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 3、专利权人遭受实际损害; 4、损害与侵权人行为具有因果关系。
应这样认定发明专利侵权: 1、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确定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应技术特征。也就是根据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对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特征进行对应的分解。 3、将经过分解后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产品的特征进
判定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应采用以下原则:完全一样原则,又叫做全面覆盖原则;相对等同原则;劣等发明原则。在实际操作中,要想判断实用新型的专利是否被侵权,一般会使用以上的3种方法来判断。
专利侵权有以下的5个应对步骤:1、被侵权方需要先调查并收集侵权证据,然后进行侵权比对;2、确定对方侵权后,需要初步明确维权目的,固定对方的侵权证据;3、按照侵权证据,进一步确定维权目的,选择维权方式。被侵权方可以通过下架链接、行政投诉、提起
根据我国的专利法对专利侵权管辖法院的相关规定,专利纠纷一般可以通过行政处理或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来进行解决。有权处理专利纠纷的行政机关是:省一级、省会城市、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政府设立的专利管理部门,以及省会城市、经济特区、沿海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
专利法规定,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的申请专利权人与专利权人是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的申请专利权人与专利权人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专利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但为生产经营目的使用、许诺销售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
软件专利的申请流程如下: 1、申请前查询。专利申请前查询是专利申请前的一个程序,它不是必须的,却是有必要的,一份有效检索报告可以让申请人避免所要保护的权利不与在先申请的专利权利相同或相近,保证所申请的专利是有效的。专利查询可以在国家知识产权
计算机软件的侵权行为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是复制程序的基本要素或结构,只要完全一样就构成侵权。 二是按一定的规则、顺序只复制部分软件代码。 因此,识别计算机软件侵权行为,直接、有效的判断标准是:实质性相似加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