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劳动合同内容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任何组织和个人对于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2、劳动者有权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 3、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在劳动者工作快满十年时就变更合同或解除劳动合同,在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不再续约,致使无固定
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包括: 1、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 2、劳动合同约定期限; 3、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 4、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5、劳动报酬及其发放方式; 6、社会保险的缴纳及其方式; 7、劳动纪律以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8、劳动合同终止的
1、规定很长的试用期期限。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但是单位并不是可以随意决定使用期的具体长短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满一年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依法享有并得到法律保障的权利。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包括:就业权、签订劳动合同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职业培训权、获得社会保险福利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等。 劳动者的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工会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工会有权提出意见或者要求纠正;劳动者申请仲裁、提起诉讼的,工会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劳动者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途径有: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也是最重要的法律武器。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对劳动法和相关的法律要有一定的学习和了解。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付出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的对价,体现的是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劳动报酬总额由六个部分组成: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奖金; (4)津贴和补贴; (5)加班加点工资; (6)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劳动合同的内容有: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等必备条款。除以上必备条款,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确定其他内容。
劳动合同中的内容有以下这些: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
劳动者的义务主要包括: 1、完成劳动任务。最基本的义务; 2、提高职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 5、遵守职业道德。 劳动者的地位包括: 1、是生产工具的制造者和使用者,其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