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4
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岗仍不能胜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辞退,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否则支付一个月工资的待通知金。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员工不胜任工作,如果经过培训或者调岗仍不能胜任工作,在用人单位提前通知员工或者支付代通知金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员工不胜任工作可以先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员工进行调岗调薪或者对其作出相应的岗位培训。而要是在此之后还不能胜任工作的话,则可以解除与该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受工伤后不能胜任原岗位,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可以调岗降薪。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工伤恢复好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
对于工伤职工遭受工伤事故伤害,依法已经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补偿,工伤职工复工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应当调整岗位。调整岗位后的工资报酬,原则上应当实行同工同酬。
如果用人单位已经和劳动者约定了工作岗位,现在要给劳动者调岗,双方必须协商,如果劳动者不同意,是可以不调岗的。用人单位以此为理由,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承担赔偿之责。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就是如果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
劳动者因换岗还不胜任工作被辞退的可以获得补偿。试用期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是不需要经济性补偿的;正式员工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单位一般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额外支付经济性补偿。
员工可以拒绝调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变更合同。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基于真实意思表示,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
调岗后仍不能胜任工作被解雇可申请经济补偿。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属个人能力问题,主观上没有过错,与《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有根本区别:因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导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能得到经济补偿;因“不能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