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行政监察机关不履行职责,损害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行政监察是指国家行政机构内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关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行使行政权力的行为进行的监视和督察。行政监察对象,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监察机关所监察的组织和个人。
检察机关依法对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具体包括如下人员: 1、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务院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2、基层群众性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3、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
监察机关对于报案或者举报,应当接受并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对于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监察机关对监察对象的问题线索,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提出处置意见,履行审批手续,进行分类办理。线索处置情况应当定期汇总、通报,定期检查、抽查。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的,应当给与处罚,并且要依照行政处罚由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并且由行政机关依照处罚法的程序实施行政处罚。该法律规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规管理秩序的处罚规定,是为了更好
行政监察法的职权:通过证据和深入的调查判断来利用行政监察法实现在法律以及纪律上的人人平等,正如古代所说的太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论是谁,只要犯了法就要定罪。
我国设立的监察委员会依照我国《监察法》的相关规定,履行的职责包括有: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
监察法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 监察委员会依照监察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对涉嫌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政务处分决定。
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监察人员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各级监察委员会应当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