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0
民事案件涉嫌异地犯罪时,可根据我国有关法律处理,具体内容如下: 1、刑事自诉案件,当事人未起诉被告的,依照民事案件审理民事请求。原告想追究被告刑事责任并提出诉讼请求的,可以将案件移送刑事庭审理; 2、如果是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时
构成诈骗罪的共犯需要以下要件: 第一,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第二,共同故意,诈骗共同犯罪主观上需具备'明知'或可以推定'明知'; 第三,共同的犯罪行为。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20万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
立即向当地公安局报警。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
法律分析 异地诈骗案立案后抓人程序: 1、公安机关在异地执行拘留、逮捕的时候,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2、通知后,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1、异地诈骗需要抓人的,相关机关应当先通知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然后再与被拘留、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进行协调配合,进行异地执行的拘留、逮捕。 2、《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异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对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理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具体有以下三点: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
异地离婚手续只能通过诉讼方式办理。诉讼离婚的流程如下: 1、委托律师起草起诉状,诉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