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3
商标法上的商标侵权行为包括间接侵权行为。商标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侵害财产权需要承担下列民事责任: (一)停止侵害行为;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不应得的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按约定支付违约金等。
商标侵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行为: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 2、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
侵权行为主要标准有两点: 1、使用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上; 2、两商标相同或近似; 3、一般情况下,要求“被侵权商标”系注册商标。 何为“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请参见商标局译制的《类似商品和服
商标侵权的认定条件是: 1、主观上,行为人必须认识到标志属于他人,有侵权意图; 2、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伪造、擅自制造、销售、协助他人侵权等行为; 3、上述行为给商标人造成了实际损失。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I-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行为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行为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这种标识的行为四、未经商标
常见的商标侵权行为有以下几种: 1、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但是需要注意,认定此种行为构成侵权,需要满足该行为容易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法定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下面四种: 第一,采取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对外进行披露,或者擅自使用、允许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缺乏法律依据,且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使用他人作品或者行使他人著作权的行为。著作权侵权行为包括直接侵权行为、违约侵权行为、侵犯精神权利的行为等。著作权侵权行为主要包括:1、未经著作权人同意而发表、复制、使用、展览、出版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