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8
污染环境罪判决的依据是: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犯污染环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或者特别严重的,依照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判处刑罚。
污染环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放射性废物主要包括放射性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和大气排放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
环境污染责任承担的归责原则: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只有受害人有损害事实发生,污染者的行为与损害事实存在因果关系,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环境污染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实施本罪,刚达到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标准,但行为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消除污染,全部赔偿损失,积极修复生态环境,且系初犯,确有悔罪表现的,可以认定为情节轻微,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
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补偿的处理方法是由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或个人承担赔偿责任。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犯本罪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
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在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法律。
环境污染责任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其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其采用了无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依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受害人有损害、污染者的行为与损害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不论污染者有无过错,都应对其污染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