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未签订劳动合同受了工伤应当给与赔偿。员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出现工伤,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共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缴纳社会保险记录可以作为证据证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由用人
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未签劳动合同而主张双倍工资的最长期限是11个月。一般来讲,用工之日起满1年仍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满1年的前1日都应支付双倍工资。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是劳动者不愿意订立劳动合同的,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但要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支付劳动报酬。
单位与劳动者可按下列流程来签订劳动合同:认真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包括劳动者学历、年龄、资格及工作经历等;双方履行告知义务;就劳动合同内容协商;劳动者签字,用人单位盖章;双方各执一份劳动合同;办理入职手续。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凭借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以及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来确认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如下问题: 1、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在用工之日起30日内订立,否则将面临双倍工资的处罚,凡有员工有意拖延或者拒绝订立的,应当及时与之解除劳动关系。 2、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查询其离职证明,查清劳动者是否与
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有: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完税证明、用人单位为你办理的暂住证、考勤记录、社会保险缴纳记录、派工单、同事证言(离职在职的都可以)、录音录像或者其它有
双方未签劳动合同但符合下列条件的,能收集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存在着劳动关系: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主体资格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2、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满
劳动合同应由单位和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需要具备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必备条款。同时必须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是保护单位与劳动者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书,想要正确签订劳动合同,一定要了解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合同类型、内容条款、签订方式四方面。单位根据自身的用工需求和员工的个体情况,可以选择签劳动合同类型。
签订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应注意了解单位基本情况;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应标注清楚;关于社会保险与住房公积金的约定;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