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我国刑事诉讼规定回避主体包括哪些人

更新时间:2022.06.2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9条、第31条的规定,下列人员适用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因此,刑事诉讼回避主体主要就是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
律师普法
  • 回避法定事由包括哪些
    回避法定事由包括哪些

    审判人员,检查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2020.02.19 309
  • 哪些人适用刑事诉讼回避
    哪些人适用刑事诉讼回避

    刑事诉讼中,下列人员适用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 一、刑事诉讼中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

    2020.02.25 145
  • 民事诉讼法的回避范围包括哪些对象
    民事诉讼法的回避范围包括哪些对象

    民事诉讼法的回避范围包括下列对象: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如果上述人员具有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是案件的当事人或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等情形的,就可以被申请回避。

    2020.07.27 178
专业问答
  • 我国刑事案件回避的方式包括哪些,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我国刑事案件回避的方式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指令回避。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都属于可能需要回避的范围,具体来说,若他们本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或者与是案件当事人的近亲属等,则需要回避。

    2023-08-25 15,340
  • 我国刑事回避的主体是什么人?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与案件本身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特殊关系的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包括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不得参加本案处理工作的一项诉讼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

    2021-08-12 15,340
  • 刑事诉讼上诉主体包括哪些,具体主体是那些

    刑事诉讼上诉主体包括: 1、被告、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同意。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2021-12-24 15,340
  • 我国民事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什么

    我国民事诉讼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是指第二类的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上诉人、被上诉人,而合格的当事人更是直接关系到诉讼的结果。

    2021-12-28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01:04
    渎职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渎职罪的主体仅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是由于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构成较为复杂,同时政企、政事职能交叉现象在一些领域也存在,造成在刑法规定的渎职罪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犯罪之外还有立法空白。根据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制定的多个立法解释、司法解释

    3,523 2022.04.15
  • 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哪些 01:23
    著作人身权主要包括哪些

    根据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表权指的是作者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的权利。署名权指的是作者为表明其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修改权指的是作者修改自己作品或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保护作品

    1,623 2022.05.11
  •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2,379 2022.12.11
我国刑事诉讼规定回避主体包括哪些人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