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3
1、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 2、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被害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提起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有5个条件。如下:1、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的条件;2、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有明确的被告人;3、案件的当事人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一般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5
民事诉讼在审理完毕作出最终判决或者进行最后处理就算是结案,案件的当事人应当按时履行判决书中确定的义务。 一般民事诉讼结案会有以下几种结果: 1、判决,法院依法作出裁判,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提起上诉; 2、调解,案件双方当事人经过法院调解后,由
民事诉讼法上诉的提起的条件是: 1、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2、由案件的当事人提出; 3、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等; 4、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立案条件如下: 1、有犯罪事实。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 2、依照法律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民事诉讼起诉条件有: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法案例起诉的条件如下: 1、犯罪事实、情节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正确; 2、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3、属于应追究刑事责任的;等等。
1、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因犯罪行为使人身权利受侵犯或财物被损毁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
立案条件是司法机关决定受理案件的条件,符合立案条件的才可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就不能立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
民事诉讼当庭宣判的条件一般是合议庭评议完毕或独任审判员的审理工作结束,当庭宣判对法官的要求很高,必须确保案件适用法律准确认定事实正确,判决公正合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成立的条件是: (1)原告人必须是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即法律中所说的被害人,所谓被害人是指其实体权利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经营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人,有赔偿的具体请求和事实理由。 (3)被
附带民事诉讼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附带民事诉讼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 2、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符合法定条件。 3、有明确的被告人。 4、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5、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6、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时效中止的条件如下: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