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0
判处死缓的,在考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直接减为有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自死刑缓期执行2年期满第二日起计算。死缓执行前先行羁押期和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均不应计入实际执行的刑期内。
死缓能减有期徒刑。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犯罪分子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三年。并且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是从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裁定减刑之日起开始计算。在减刑后,犯罪分子也应当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的时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应当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其可以缓刑的条件有: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限最短一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限最高为五年,最低为一年,一般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时间是: 1、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两个月; 2、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这里所说的“判决确定之日”,即判决生效之日,而不是指判决执行之日。因此,罪犯在判决生效后尚未送监执行的期限应当计入二年考验期内;但是,对罪犯在判决生效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在二年考验期内。死刑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