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5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指向同一个犯罪事实,彼此联系,互相配合,并与犯罪结果之间存
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失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强奸罪的认定如下: 1、行为人客观上有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妇女处于不能反抗、不敢反抗、不知反抗状态或利用妇女处于不知、无法反抗的状态而乘机实行奸淫的行为; 2、通奸行为与“半推半就”的奸淫行为不构成强奸罪。
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数额较大,根据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行为人是为了进行其他假币犯罪的,以持有假币罪定罪处罚;如果有证据证明其持有的假币已构成其他假币犯罪的,应当以其他假币犯罪定罪处罚。
应这样认定聚众犯罪:属于单独犯罪的聚众犯罪,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或交通秩序罪;属于共同犯罪的聚众犯罪,像持械聚众叛乱罪、聚众劫狱罪就属于此类型的聚众犯罪。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认定为集团犯罪:即犯罪组织较为固定的;有明确的组织者、领导者的;人数为三人以上的;目的是共同实施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的;以及对社会造成危害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
符合下列要件的可认定为假币犯罪: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货币的管理秩序; 3、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4、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持有、使用等行为。
行为人通过法律禁止的手段进行获取的财产即可认定为犯罪所得。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犯罪行为认定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是犯罪构成的基础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行为,应从犯罪主体、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来综合考虑。
犯罪既遂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犯罪行为的认定: 1、主体要件: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或过失; 3、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4、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法律关系。
认定团伙犯罪的的要件是:成员方面人数较多(三人以上),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有明显的首要分子。客观行为方面经常纠集一起有预谋地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或其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