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界限

更新时间:2022.10.18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犯罪主观方面都是直接故意,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二罪的根本区别在于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不同: 在犯罪客体上,本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和公民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诈骗罪侵犯的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产所有权。 在犯罪客观方面,本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恐惧而被迫交付财物;诈骗罪表现为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受蒙蔽而“自愿地”交付财物。在敲诈勒索案件中,有的行为人具体实施的行为可能包含有欺诈因素,但这种欺诈因素仅为敲诈勒索的“由头”或“借口”,而非敲诈勒索的实行行为,即并非本罪客观方面的行为。换言之,构成敲诈勒索罪,不以是否有“借口”,或者“借口”是否真实为要件。例如,甲给乙的父亲写信,谎称乙打他的事实,具有欺骗性,但是,他并不是靠欺骗方法蒙蔽乙的家长,使其自愿交付数额较大的财物,而是靠杀乙相威胁,企图迫使乙的家长交付数额较大的财物,应定敲诈勒索罪。一般情况下,编造虚假的“恶害”威胁被害人是,如果行为人自己冒充“恶害”发出方,则成立敲诈勒索罪;如果行为人冒充麻烦解决者,以解决麻烦为由骗取钱财的,则成立诈骗罪。行为同时具有欺骗和恐吓性质,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产生恐惧心理,二者同时起作用,则成立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的想象竞合犯
律师普法
  • 司法解释侵害索赔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司法解释侵害索赔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

    侵害索赔属于“赔付法律关系”,必须有侵权伤害的事实,造成一定的人身或者财产损失然后提出索赔,双方存在因侵权而产生索赔的因果关系。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0.10.28 411
  • 如何界定敲诈勒索罪与受贿罪
    如何界定敲诈勒索罪与受贿罪

    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与敲诈勒索罪的界限体现在犯罪主体不同和犯罪客体不同。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敲诈勒索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以索贿方式构成的受贿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和他人的财产权利;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

    2022.12.02 311
  • 简述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界限
    简述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界限

    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发出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可以是行为人本人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 2、抢劫罪的'威胁'是扬言当场实施,'威胁'的内容都是当

    2020.04.09 205
专业问答
法律短视频
  •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 01:19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四点,分别是: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比较单一,侵犯的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被迫

    2,190 2022.11.21
  •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有什么区别 01:06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有什么区别

    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不同之处在于:1、两者索要财物的方式完全不同。敲诈勒索罪,其敲诈勒索的对象都是受害人本人,犯罪分子往往利用其掌握的对受害人不利的信息,要挟受害人支付钱财。而绑架罪中,索要财物的方式是绑架受害人,索要财物的对象往往是受害人

    2,587 2022.04.15
  • 敲诈勒索罪构成的4个要件 01:07
    敲诈勒索罪构成的4个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或者是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构成本罪的四个要件分别是: 1、在客体表现为为复杂客体,主要的客体是指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次要的

    2,513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界限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